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大厂伤心人,集体去造车


(资料图片)

半年前,做HR的Lucy明显感觉到,市面上的人才供给开始“失衡”了。一个显著的标志是——资历和背景优质的人才开始主动看机会了,这种高端人才,他们以往要通过各种渠道才能费劲联系到。

“新能源人才市场已经活跃了两三年,但至少2021年时人才供给量和HR手里的offer数量还相对平衡,但自2022年中起,人才供给已经过剩。”Lucy表示。

感受到行业变得“拥挤”的不止Lucy一人,最近两年互联网行业大幅缩招甚至裁员,让很多人将目光投向新能源这个狂奔的“奶与蜜之地”。一群人早就嗅到危险气息,在互联网的海浪退潮前就提早做出了选择,躲开了竞争最激烈的时刻。

随着新能源行业也在逐步进入饱和阶段,互联网的内卷和消耗,最终新能源也逃不掉。

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后,很多人慢慢发现,自己并没有变得更轻松,相反可能工作更忙,压力更大了。Anni现在的工作压力就非常大,基本属于“007”状态,并且全年无休,今年春节期间还在出差。叶锦所在的业务线主要是偏落地层面的,所以责任也比以前更重,工作时间也比以前久了。

叶锦觉得,进入新能源之后,生活与工作并没有获得平衡,竞争对手的步步追赶,让他们不敢停下,“智能驾驶下半场还没有定,现在还是一样的卷,我所在的公司虽然比较领先,但并没有领先很多,没有到达质变的地步。”

这是一场更考验耐力的赛跑,目前,叶锦作为中层,手下带了十几个人,相比于在互联网大厂时,压力与责任感更重了。未来一两年,叶锦的团队目标是,能和竞争对手做出明显的代差,帮助公司拿到下一轮竞争的入场券。

每个人都在赛道上,但现在,他们需要跑得更快。

关键词: 竞争对手 工作时间 在赛道上 危险气息


您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欧洲音箱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  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