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师,您带我们读了很多人文典籍,让我们多少有了些理想主义的色彩。可是进入社会后,现实充满无奈,这让我感到很痛苦。”来自毕业多年学生的倾诉,让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王希明陷入思考。
(资料图)
“清醒的痛苦还是糊涂的快乐,你愿意选择哪种?”学生想了想,回复:“那还是选择前者。”王希明鼓励他:只有清醒的痛苦才能带来积极的改变。
从教二十年,王希明见过太多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故事,也亲身感受着“清醒的痛苦”。不过他心态很好,“心怀理想,直面现实”是他处理人生困境的原则,也是他试图传达给学生的人生智慧。
传承斯文
2003年从复旦大学硕士毕业,王希明进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成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。谈起从教初心,他说:“传承斯文。”在王希明看来,语文是一门指向人文素养的学科,语文教育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,人文性就意味着语文教育不只有直面现实的功利的一面,还要指向精神层面的成长,除了教给学生现实世界的生存技能和法则,还要带领学生游览由人类文明创造的文化意义上的世界。
“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存在,还是文化性的存在,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一点,就很有可能把学生异化为生存竞争的机器。”王希明举例说,有学生觉得老师专门讲苏轼是为了应对考试。“这一层面的内容,老师当然要讲。但更为重要的是,带领学生看一看苏轼如何极力调和了人生冲突和矛盾,想一想自己的人生中有没有类似的体验。”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,重视人生体验的感悟与传承,便是王希明开展人文教育的理念和路径。
曾有人质疑:“语文课堂是标准的低效课堂,40分钟就讲了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。”王希明耐心解释道,譬如给学生讲一个道理“要爱自己的母亲”,如果作为知识点来讲授,学生几秒钟就记住了,然而这种“高效”实际上是无效的。“真正的有效是,用40分钟给学生讲了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,他受到深深的触动,回到家里看到自己的妈妈有了白头发,在厨房操劳,他鼻子一酸说,‘妈妈我帮你洗碗’。这才是语文的效用。人文教育诉诸人情和人性,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理性的认同,还要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一些东西。”
因此,王希明理想中的人文教育,是带领学生从经典作品中发现人类共通的人生体验,体验父辈祖先经历过的矛盾冲突。如感受苏轼的洒脱、托尔斯泰的痛苦、哈姆雷特的困境、米兰·昆德拉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……王希明说:“这些人文性的内容,是学生搭建精神世界的基本材料。没有这些,语文就会堕落为生存竞争的工具。”
拥有广大的精神世界
王希明带领学生进行了大量阅读。他在正常语文课时外,增设人文专项课,每周两节课,专门用于东西方人文名著的阅读与讨论。内容涵盖书籍、电影多种形式,以及文学、哲学、社会学、心理学多个领域。王希明自己酷爱读书,近十年内,他读过并做了读书笔记的书籍就有300余本。有时在课堂上,他忍不住眉飞色舞地向学生分享自己读的书,一些学生便掏出小本子飞快地记下书名。在他的带动下,一学期下来,有的班级平均每人读了7~8部书。
学生的阅读主要分为三个版块:认识自己、人与自然、人与社会。在认识自我的版块中,王希明着重强调人生困境的处理方式,和学生一起研读卡夫卡的《变形记》、蒲松龄的《聊斋志异》、安徒生的《海的女儿》、但丁的《神曲》、吴承恩的《西游记》,等等。在古今中外的名篇中,学生观察和体悟人如何走出人生困境,如何实现自我救赎,如何达成人性的完满。在人与自然版块,学生放开视野,了解西方生态学理论,理解庄子天人合一的智慧,从中感受语文对现实的强烈关怀。在人与社会版块,学生体会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痛苦,感受少年维特的烦恼,惋惜婴宁被压抑的自由天性和烂漫笑容,在儒道互补、存在主义等思想中思考自由意志与社会冲突的永恒命题。
学生自由阅读后,进行专题式讨论,并自行开展微讲座,每两周举办一次名著主题演讲,向同学介绍一部名著的精彩与美妙。有学生介绍笛卡尔,所以他的阅读记录中出现了《西方哲学十五讲》《谈谈方法》《数学大师——从芝诺到废奴案》等,演讲结束后,留下了一黑板的法文板书。
王希明还组织了与阅读相关的活动。结合语文授课内容,组织写对联、诗歌创作等活动,并从中挑选优秀作品,投递报刊发表。在教授“青春”主题单元时,王希明让学生创作了有关青春的诗,作品虽不免青涩,但王希明觉得这份诗情弥足珍贵。
王希明有意识地强化了对传统经典的正面评价,以求有益于学生的文化认同的建立。他同时也强调不能拘泥于本民族文化,而要在东西方文化的融通中,获得看待人生的更广阔的视角。“只有在与异质文化的比较中,才能够真正理解本民族文化的特质,更顺利地建立起文化认同。”
通过人文教育,王希明希望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广大的精神世界,可以为现实生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。“归根结底,语文教育应该给予学生获得幸福的能力。”
人生智慧的传承
语文对人的精神滋养和支持,王希明是有着深刻体会的。古代文学专业出身的他,对传统文化有深厚的情感,也深受其影响。他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化至自己的人生中,用于辅助解决人生的困境。几年前,他的孩子被确诊为孤独症,家庭责任和负担陡然沉重起来。但令周围的人惊奇和佩服的是,王希明依然兴致勃勃地生活、教学,似乎看不出愁苦的痕迹。
个中辛酸只有王希明自己知道。在低沉之时,他想起了庄子关于自由的论辩,想起了贾谊说的“乘流则逝兮,得坻则止”“泛乎若不系之舟”。“命运把我漂流到哪里,我就享受哪里的风光。”王希明逐渐放平心态,承认现实,看似消极,其实是一种积极的面对。他迅速接纳了现实,很多孤独症孩子的家长会出现的应激期,王希明没有。他只顾思索如何解决问题,给孩子寻找有效的干预手段。外出时,当周围人投来异样的眼光,他也丝毫没有羞耻感,大大方方地作出解释。
“我把苦难理解为人生多样性的一种,不存在过得好与不好的比较,而是我的生活跟你的不一样,艰难和轻松都是人生的历程。”王希明轻松地说道,“你看,这样的人生困境都能解决,教学中的困境还算什么?”他感激庄子和马斯洛,感激那些支持他走过人生至暗时刻的人文典籍。所以他抱着虔诚的心态,急切地想要把这些美好分享给学生。
“西西弗斯完全可以把命运悲剧变成命运喜剧:他快乐地推石头上山,然后满足地看它滚下去。”这句话被学生整理至“希明哥哥影响过我的一些话”中,这是王希明最为欣慰的时刻。“把我对世界的理解传达给学生,有助于他们对世界的理解。我的理解并非纯粹的个体感受,而是来源于人类文化的传承。”
“宇宙名师”
仰止弥高更景行,慕君云水一身清。希微万里风涛志,明月长庚伴此生。
一次诗词格律学习活动后,学生提交了这首藏头诗。王希明感慨于学生的巧思,因为诗中嵌入了他的微信签名“云水一身天上下,风涛万里海西东”。不过后来在微信公众号推送学生优秀作品时,王希明觉得公开这首诗显得“自恋且浅薄”,因此秘而不宣。然而不公开又觉得遗憾,对他来说,学生的赞美是最高的荣誉。
有一次,王希明和几位老师聊天。一个恭维他是上海名师,另一个说:“哪里,王老师是全国名师。”王希明哈哈一笑:“你们真是小家子气,应该说我是宇宙名师。”因为他给班级微信群起名为“梦观园2025第十平行宇宙”“梦观园2025第五平行宇宙”,对王希明来说,这两个班级就是他的宇宙,只要得到这两个班级学生的认可就足够了。
王希明发自内心地喜欢学生。二十年前,复旦大学硕士毕业,收到某地市委组织部投来的橄榄枝,他拒绝了。即便因为“学历太高,担心留不住”,被一所中学拒绝了简历,他也没有气馁。十年前,取得博士学位,可以选择去大学工作或者做教研员,他仍然选择做一名普通老师。王希明觉得自己适合跟学生待在一起,从学生身上能收获很多感动和成就感。
王希明把学生当作老师,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。从教以来,有三个学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一个女生家庭困难,在家和父母睡上下铺,但她十分要强,成绩优异,高考后原本可以去往更好的学校,却选择了复旦大学,因为可以就近照顾家庭。令王希明震撼的是,她高中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日语,有一天她告诉王希明,她参与翻译了一部电影的字幕,希望老师去看一看。
第二个学生,也是家庭困难。王希明拿了一张补助申请表给他,学生拿着表回到教室。有同学好奇地问,这是什么?这个学生面带微笑,大大方方地说,这是困难补助申请表。王希明大为震撼,学生身上竟然有这样一种光明磊落、不卑不亢的气质。后来再遇到家庭困难的学生,王希明会以此举例,告诉他们:“贫困不是一件值得羞愧的事情,为之羞愧才是。”
第三个学生,在国外读完了医学博士,对王希明说:“非洲的医疗太落后了,我要去支援那里的医疗机构。”王希明大为感动“:我支持你,你从小立志从医,如今你的意愿更加伟大。跟你一比,我很惭愧。”
自强、自尊、高尚,从这些学生身上,王希明看到了人性的光芒和理想的色彩。“这些学生真的了不起。当他们绽放光芒的一瞬间,我会觉得教师确实有育人的快乐和价值,不仅仅是一份维持生计的职业。”
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
王希明的身上无疑有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。不管现实如何,总是心怀理想,并尽可能付诸实践。他总说,要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业。但问耕耘,不问收获;岂能尽如人意,但求无愧我心。这就是他做事的原则。
譬如人文教育与应试的关系,王希明主张不要将两者对立起来,而是寻求融通的可能性。具体而言,选择人文典籍时,可以多考虑与考试阅读、作文相近的主题和领域。有一年上海高考作文的话题是“被需要”,王希明表示,如果学生阅读了马斯洛的需求理论,在写考场作文时会有更多的理论支持,会更有优势。平时师生对经典的阅读、讨论,可以让学生更为适切地引用至作文中;应试的文章也可以拿来作人文阅读的材料,积累应考资源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。
譬如学生阅读时间越来越少的问题,王希明表示,要明白学生仍然具有阅读的需求,只不过迫于生存竞争的压力,可能暂时压抑了需求。“所以不要绝望,要积极地想办法。”比如调整教学时间,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时间阅读,选取名著片段,精减阅读体量,等等。“总是有办法可想的。”
正如一个学生发来的文字:“您在应试的枷锁中极力带我们抽身,帮助我们深情地注视这个黑暗光明交织,但无比诗意的世界”“在高强度应试教育下,您真的使一切变得更有意义了”。这个学生毕业已有数年,她所珍视的美好,就是王希明的荣耀与理想。
来源|本文刊于《教育家》2023年5月刊第2期,原标题为《王希明:语文要给予学生获得幸福的能力》
作者 |黄硕
设计 | 9y9
统筹 | 周彩丽
关键词: